第256章 计划有变,我需要你!(5.5k)
年底事情不少。
除了要准备去李北星家的礼物外,陈景乐将想到的事情,都做成一张计划表,前后斟酌多次,确定没有问题后,才按顺序开干。
事分轻重缓急,也分时间先后。
首当其冲是家里大扫除。
江北或者说岭南人,都有过年前大搞卫生的习惯,俚语说“年廿八,洗邋遢”,不过真到廿八再弄的话,很多事情会来不及。
因此一般看黄道吉日,什么时候适合打扫就什么时候打扫,正常是腊月十五之后,就可以开始搞卫生了。
今年比较适合的日子是廿一至廿四。
像今天,气温25度,大太阳,天清气朗,阳光明媚,加上一点点微风,这样的天气再舒服不过。
这时候就该洗的洗,该晒的晒。
村里不少户人家都是选择今天搞卫生,大早上就开始闹哄哄。
陈景乐直接穿个短袖出来干活。
也就岭南地区这么奇葩,都要过年了,还在穿短袖。
“如果过年前后几天也是这个天气就好了。”
只是有点冷的话其实还好,就怕下雨,变得又湿又冷,偏偏过年要出门走亲戚,就很烦。
虽说陈景乐家是新房子,才第一年入住,但要做的并不少,桌椅、柜子、地板、窗户、楼梯扶手等等,通通要清洁。
平时经常搞卫生也不影响今天要大扫除。
好在陈景乐早有准备,准备了工业级吸尘器、洗地机、洗车机等。
工业吸尘器虽然噪声比较大,但吸力强劲,能把每个角落缝隙里的灰尘垃圾,吸得干干净净。
洗地机是吸尘器+电动拖把的组合,解决的是你搞卫生又扫又拖,中途还要频繁换洗等费时费力的问题。
对陈景乐这种需要经常搞卫生的人来说,洗地机比吸尘器跟扫地机器人要好用。
洗车机的高压喷头,除了日常洗车外,年底搞卫生用来洗桌椅再合适不过,冲洗地毯脚垫更是超级解压。
科技释放双手,科技改变生活!
陈景乐手持高压水枪,把各种家具桌椅都冲洗一遍,然后放到太阳底下等晾干。
然而即便有各种各样的工具,且身强体壮,在家没少做家务,一通忙活下来,依旧累得够呛。
工作量不是大,是多,关键每一样都没办法速通,只能慢慢来。
“崽崽,你的床单被套也洗一下。”老妈喊道。
陈景乐有时真搞不懂老妈的脑回路,没见他现在在冲洗桌椅吗?
只好耐着性子说:“我先搞完卫生,下午再洗,今天太阳够大,下午晒一下还是能干的。”
“那你记得,到时候洗完拿到院子里晾,或者你放楼顶天台也行。”
“知道了。”
陈景乐很想说,自己不是三岁小孩,真没必要事无大小巨细,样样都叮嘱一句。
他很不喜欢这种无效沟通。
奈何老妈习惯了。
好在不是什么大问题,同一个屋檐下生活,只要是人就会有矛盾,大小区别而已。
除非说分开住。
其实老妈之前有提到过,说在家太无聊,考虑要不要再去找个工作。
陈景乐当时说的是马上快过年了,等年后再看。
现在想想,确实可以给爸妈安排点事情做,父母忙起来,有自己的事业,就没空管他,这样生活会和谐很多。
反正老爸那个工作也赚不到几个钱,还辛苦得很,不如留在江北。
只是具体做什么,还得待他研究研究。
……
一上午都在大搞卫生中过去。
好在成绩斐然,该洗的都基本洗干净了,桌椅这些,晒干后第一时间搬回屋里。
陈景乐长呼口气,不由得庆幸当初的选择。
两层小独栋别墅对一家三五口来说,真的够用了,要是盖个五六层,光搞卫生都得疯掉。
“好在每年就搞这么一次。日常清洁卫生,只需要洗地机来回走几遍就行。”
不过在看到李北星给他发来照片,也是在家搞卫生后,他忍不住笑了。
呐,看到没有!
在岭南,连亿万富翁的女儿,过年一样要在家搞卫生!
陈景乐有些好奇问:“怎么是你在搞?你们家没有住家保姆吗?”
李北星缓缓打出一个问号:“又不是小说里的豪门大小姐,要什么保姆?顶多家里隔段时间请清洁工帮忙刷刷玻璃,做做墙角缝隙清洁。平时有扫地机器人,我妈有空也会做一下家务,家里东西不多,谁看不过眼就谁做。又没有小孩或者老人要照顾,这种情况下,要什么保姆?再说,家里住着家人以外的其他人,总感觉怪怪的。”
像她家里的王姨,人家就只负责做饭。
如果以后有小孩的话,可能会考虑请一个月嫂帮忙带带孩子。
看到李北星陆续又发来几张照片,有工人在清洁玻璃,有在维护院子草坪,有负责收纳整理,并不是同一天,也不是同一人。
陈景乐这才恍然。
难怪李北星身上没有那些娇气的公主病。
包括他在内,很多人都下意识把保姆想象成全能超人,承包家务做饭带小孩看护老人等工作。
其实并不是。
绝大部分保姆,人家只负责自己擅长的部分,比如只做饭,想要帮忙带小孩,你得另外再请一个。
可能陈景乐没有富贵命吧,反正他接受不了被人伺候,更多时候喜欢自己动手。
……
下午,陈绮云过来。
她用三天时间,就把寒假作业写完了。
可见是真的想过年期间玩个痛快。
陈景乐帮她检查一遍:“字迹有点潦草,下不为例。错误的地方我都标记了,自己重写一遍,写完再交到我这里。”
“噢~”
陈绮云嘟嘟嘴,但不敢有意见。
拿上寒假作业,就在陈景乐这边原来她写作业的房间里修改,争取第二遍一次过。
其实作业错的地方不多,只是有些题目明显是因为粗心大意写错的,不然以她的实力,不应该错这么多。
陈景乐暗暗摇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噢。”
如之前所说,陈绮云的成绩趋于稳定后,会逐渐从成绩引导,转向学习习惯培养。
目前看来,效果不是很明显。
好在还有时间。
趁陈绮云改作业的功夫,陈景乐把自己的床单枕套等拆下来,换上干净的,脏的扔进洗衣机。
虽然洗衣机有烘干功能,不过他还是喜欢晒一晒,让被褥吸饱阳光,这样抱着睡觉的时候,会闻到淡淡的洗衣粉的茉莉香味。
等把床上用品洗干净,今天的大扫除工作就基本完成了。
接下来,到过年之前,他都可以安心做自己的工作。
然而陈景乐没想到的是,他这边晾着被单,爸妈那边又开始各种捣鼓,不是这里补点水泥抹点灰,就是那里劈点柴火钉个板子。
搞什么啊?有这个必要吗?
陈景乐无语。
说没苦硬吃有点过了,感觉像是没事给自己找点事做,好体现自身价值。
尽管在陈景乐看来,大部分都是无用功,不过随他们去吧,只要不影响到自己就好。
还是那句话,等过完年,再给他们找点事情做。
……
还有一件比较重要的事,就是年货。
这两天快递收得有点多,买的年货基本到齐。
陈景乐是几年前就开始在网上买年货,没有去超市听一年一度的《恭喜发财》循环播放。
今年买得最多。
一来是今年确实赚到钱了,比以往更舍得钱;二来今年是家里新房第一年,届时来做客的亲戚肯定会很多。
大人小孩凑一起,待客的东西要是少了,显得吝啬小气。
干脆多买点。
腊味、海产、菌菇、坚果、蛋卷、饼干、饮料、烟酒、大米、生油等等,都是论箱往家里搬。
都是吃喝的东西,即便过年用不完也不会浪费。
亲戚们过年就来这一次,能吃得了多少?最后大部分不还是进他肚子?
“买那么多干嘛?”
老爸刚折腾完屋后的排水沟,回来看到储物间里堆积的物品,直皱眉。
感觉儿子有点太不当家不知柴米贵,钱大手大脚,很多东西完全没必要买,而且一看就不便宜。
陈景乐随口回复:“自己吃外加送礼啊。”
“送给谁?”
“谁需要就送给谁!”
陈景乐瞥一眼老爸,掰着手指头算:“北星家暂且不说,光二叔家,两个姑姑家,大舅小舅家,大姨二姨家,你觉得这些很多吗?”
像他这次买的大米,都是上好的福临门东北稻香2号。
家里原来爸妈当家的时候,吃的是什么米?是90块钱50斤的整袋装籼米。
那样的米只能用来煮粥,只能填饱肚子,没有丝毫味道口感可言,反正陈景乐是不想再吃。
再比如酒,老爸不抽烟,但是偶尔会小酌几杯,是廉价的烧酒好喝呢?还是茅子五粮老窖这些好喝?
所以买多点年货,有什么问题?
陈景乐在吃喝方面,从来不会吝啬。
毕竟美食是最廉价的幸福来源。
再说,如果赚钱不是用来改善生活,那赚钱的目的是什么?
放在银行卡里生崽吗?
陈振威不说话了。
看似买了很多,但平均到每家每户,确实不算多。
说到底是他家亲戚太多了。
而且他只是单纯过惯了紧巴巴日子,一时间没能习惯。
“行,你觉得需要就买。”
陈振威不想管了,反正的又不是他的钱。
陈景乐抬抬眼皮:“过年的香烛鞭炮这些,爸你去买吧,按往年惯例就行,我不懂。”
老陈同志哦了一声,答应下来。
看似生活习惯的改变,本质上是俩人在争夺家庭话语权。
传统的中式家庭里,父亲往往是家庭的支柱,重要的经济来源,从而拥有最大的话语权。但当儿子开始工作并承担起家庭经济责任,这种结构便会发生变化。
这时候,父亲会本能感到权威受到挑战,儿子则希望得到更多的认可和决策权。
年轻气盛的儿子,跟日渐年迈的父亲,双方心理需求不同,出现摩擦很正常。
这种权力的转移,本质上是生物进化与社会演进共同作用的必然过程。
这一矛盾,其实在陈景乐毕业赚钱养家后就开始凸显,带女朋友回来见过父母后,更是将问题摆到明面上来。
今天干脆不再掩饰。
说到底,谁掌握了家庭经济命脉,谁就掌握了家庭话语权。
本轮碰撞中,陈景乐明显占据上风。
在成为家里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之后,他显然取代了老爸原先的地位,成为家里说话最有分量的那个。
而老陈同志显然意识到了这点,在思考过后,选择让步,没有争执反驳。
其实在他心里,感慨之余,何尝不是为儿子感到骄傲呢?
儿子有能力撑起一个家,是好事才对!
除了吃的喝的,年货里还有一样比较特殊的存在。
春联红纸。
今年的春联,陈景乐准备自己写,于是便提前在网上买了春联纸。
势必要大显身手!
拜托,学书法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吗?
自己家的对联,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当然,门神还是要买的,他可不至于说自己画。
能画是能画,但是没必要,这个耗时远不是写两副对联那么简单。今年事情有点多,时间上不允许他这么做。
或许哪天有空可以试试。
……
另一边。
同样忙了一天卫生的江织琴,晚饭后接到了李启光他大姐的电话。
来电是询问今年过年的事宜。
按照往年的习惯,大姐会年初二回来娘家看望父母,而江织琴一家则是年初三去看娘家大哥。
这样两边正好错开。
今年没有意外的话,还是照旧,对面打电话过来,只是想确认一下。另外也有旁敲侧击的意思,看今年李启光家会给大伙儿送什么年货礼物。
毕竟往年过年之前,身为大老板的李启光,都会准备好各种年货,给亲戚们送去。
这点小钱他还是出得起的。
而对其他亲戚来说,算是沾他的光,不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好歹逢年过节能白得一份福利。
李启光在旁边看新闻联播,听着大姐的话,没说什么,这事他已经办好了,跟公司年货一起采购的,到时候给大家送过去就行。
他大姐突然话题一转:“我记得北星今年26了吧?”
“嗯啊,咋了?”江织琴暗暗提高警惕。
大姐问:“你还没给她说对象吗?”
江织琴就笑说:“孩子有自己想法,我们当父母的不好干预太多。”
大姐说话跟机关枪似的,噼里啪啦:“你们家大业大,要擦亮眼睛选个好的啊,要是碰到心术不正的可就麻烦了。正好我之前在批发市场那边认识的一个朋友,她家是做海鲜批发的,她儿子今年刚从中大研究生毕业,长得也是一表人才,还没有对象,阿琴你看什么时候有空,安排一下两人见面呗!”
李启光听到这话,注意力从新闻联播上收回来,皱眉看向手机。
江织琴没注意到丈夫表情,不过想都没想,直接拒绝:“不用了姐,北星她前两天刚跟我们说,她已经有男朋友了,过段时间会带回来让我们看看。”
“啊?”
电话那头的大姑子愣了一下,刚才还说没给李北星介绍对象呢,怎么这会儿又说有男朋友了?
不过她还是说:“嗨,有男朋友又不代表要结婚,就当多认识个朋友呗。”
江织琴:“……”
这话她听得有点反胃,果断拒绝:“不用了,她不会去的。”
说完便找了个借口应付过去,赶紧挂断电话。
对于这个大姑子,江织琴多少有点生气:“你这个姐姐,是想拿我女儿去做人情?忘了是谁出钱帮他们家把水果批发超市开起来的吗?”
李启光木着脸:“别理她就是,你又不是不知道,她这个人有时候没什么脑子。”
他要是真听他大姐的话,让乖女儿放弃陈景乐,去跟那什么家里搞海鲜批发的中大硕士处对象,才是真的脑子有病!
硕士是什么很了不起的存在吗?
中大又如何?
中大现在连前十都挤不进去了!
“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江织琴余怒未消,虽然还没见过乖女的男朋友,但她更不想答应大姑子,让女儿去见那什么中大硕士。
不稀罕!
想到那个还未见面的未来女婿,她心里又嘀咕:“你最好给我争气点,别让人看扁了!”
……
李北星是洗完澡出来,看到父母脸色不对劲,追问之下才得知事情原委。
很是无语。
说起来,自家的亲戚里头,奇葩还真不少,不知道该怎么说。
因为没谈过对象,那些亲戚确实没少惦记她的婚事,不过这次要让他们失望了。
李北星想了想,问:“廿七家里没什么事情吧?”
“没有,怎么了?”江织琴抬头看她。
李北星犹豫不决,表情扭捏:“我在想,要不要让陈景乐廿七过来吃个饭……”
李启光跟江织琴相视一眼,均看到对方脸上的意外神色。
说好的年前忙没时间呢?
怎么这么快改变主意了?
江织琴当然没意见,正好见见对方到底是什么样一个人,能让自己乖女这么着迷。
就说:“行啊,他要是有空就过来呗。不用买什么礼物,家里都有,不缺,人过来吃个饭就行。”
李启光就更没意见了。
一想到那小子在自己面前,要规规矩矩恭恭敬敬的样子,就有点想笑。
李北星心头一紧:“先说好,就算他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你们也不许给他甩脸色。”
李启光、江织琴:“……”
不知怎的,听到这话,心里有点酸溜溜。
呵,还没嫁过去呢,这就护上了?
“在你眼里,爸爸妈妈就是那种盛气凌人的人?”江织琴没好气说。
李北星连忙摆手:“没有没有,我这不是事先给你们打个预防针嘛。”
“那我也丑话说在前台,要是真太过分,我可不会答应。”江织琴哼哼两声。
“……”
回到房间的李北星,拍拍心口,好让心率降下来。
天知道她刚才是怎么脑子一热,就说出那样的话,现在多少有点骑虎难下。
只好一边心虚一边硬着头皮给陈景乐打电话。
“咋了?”
视频电话接通,屏幕上出现陈景乐的脸,表情疑惑。
李北星托着下巴:“那个,年廿七你有空吗?”
陈景乐眨眨眼:“有空啊,什么事?”
李北星眼神飘忽,有点难以启齿:“那什么,计划有变,我现在需要你帮忙。有空的话,年廿七你来我家一趟呗。”
啊哈?
陈景乐愣住,想了想,笑答:“好啊!”
虽然说跟预想的有点出入,不过既然李老师都开口了,断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再说,早晚都一样,反正他准备得差不多了。
(双倍月票,求一张。)
(本章完)
年底事情不少。
除了要准备去李北星家的礼物外,陈景乐将想到的事情,都做成一张计划表,前后斟酌多次,确定没有问题后,才按顺序开干。
事分轻重缓急,也分时间先后。
首当其冲是家里大扫除。
江北或者说岭南人,都有过年前大搞卫生的习惯,俚语说“年廿八,洗邋遢”,不过真到廿八再弄的话,很多事情会来不及。
因此一般看黄道吉日,什么时候适合打扫就什么时候打扫,正常是腊月十五之后,就可以开始搞卫生了。
今年比较适合的日子是廿一至廿四。
像今天,气温25度,大太阳,天清气朗,阳光明媚,加上一点点微风,这样的天气再舒服不过。
这时候就该洗的洗,该晒的晒。
村里不少户人家都是选择今天搞卫生,大早上就开始闹哄哄。
陈景乐直接穿个短袖出来干活。
也就岭南地区这么奇葩,都要过年了,还在穿短袖。
“如果过年前后几天也是这个天气就好了。”
只是有点冷的话其实还好,就怕下雨,变得又湿又冷,偏偏过年要出门走亲戚,就很烦。
虽说陈景乐家是新房子,才第一年入住,但要做的并不少,桌椅、柜子、地板、窗户、楼梯扶手等等,通通要清洁。
平时经常搞卫生也不影响今天要大扫除。
好在陈景乐早有准备,准备了工业级吸尘器、洗地机、洗车机等。
工业吸尘器虽然噪声比较大,但吸力强劲,能把每个角落缝隙里的灰尘垃圾,吸得干干净净。
洗地机是吸尘器+电动拖把的组合,解决的是你搞卫生又扫又拖,中途还要频繁换洗等费时费力的问题。
对陈景乐这种需要经常搞卫生的人来说,洗地机比吸尘器跟扫地机器人要好用。
洗车机的高压喷头,除了日常洗车外,年底搞卫生用来洗桌椅再合适不过,冲洗地毯脚垫更是超级解压。
科技释放双手,科技改变生活!
陈景乐手持高压水枪,把各种家具桌椅都冲洗一遍,然后放到太阳底下等晾干。
然而即便有各种各样的工具,且身强体壮,在家没少做家务,一通忙活下来,依旧累得够呛。
工作量不是大,是多,关键每一样都没办法速通,只能慢慢来。
“崽崽,你的床单被套也洗一下。”老妈喊道。
陈景乐有时真搞不懂老妈的脑回路,没见他现在在冲洗桌椅吗?
只好耐着性子说:“我先搞完卫生,下午再洗,今天太阳够大,下午晒一下还是能干的。”
“那你记得,到时候洗完拿到院子里晾,或者你放楼顶天台也行。”
“知道了。”
陈景乐很想说,自己不是三岁小孩,真没必要事无大小巨细,样样都叮嘱一句。
他很不喜欢这种无效沟通。
奈何老妈习惯了。
好在不是什么大问题,同一个屋檐下生活,只要是人就会有矛盾,大小区别而已。
除非说分开住。
其实老妈之前有提到过,说在家太无聊,考虑要不要再去找个工作。
陈景乐当时说的是马上快过年了,等年后再看。
现在想想,确实可以给爸妈安排点事情做,父母忙起来,有自己的事业,就没空管他,这样生活会和谐很多。
反正老爸那个工作也赚不到几个钱,还辛苦得很,不如留在江北。
只是具体做什么,还得待他研究研究。
……
一上午都在大搞卫生中过去。
好在成绩斐然,该洗的都基本洗干净了,桌椅这些,晒干后第一时间搬回屋里。
陈景乐长呼口气,不由得庆幸当初的选择。
两层小独栋别墅对一家三五口来说,真的够用了,要是盖个五六层,光搞卫生都得疯掉。
“好在每年就搞这么一次。日常清洁卫生,只需要洗地机来回走几遍就行。”
不过在看到李北星给他发来照片,也是在家搞卫生后,他忍不住笑了。
呐,看到没有!
在岭南,连亿万富翁的女儿,过年一样要在家搞卫生!
陈景乐有些好奇问:“怎么是你在搞?你们家没有住家保姆吗?”
李北星缓缓打出一个问号:“又不是小说里的豪门大小姐,要什么保姆?顶多家里隔段时间请清洁工帮忙刷刷玻璃,做做墙角缝隙清洁。平时有扫地机器人,我妈有空也会做一下家务,家里东西不多,谁看不过眼就谁做。又没有小孩或者老人要照顾,这种情况下,要什么保姆?再说,家里住着家人以外的其他人,总感觉怪怪的。”
像她家里的王姨,人家就只负责做饭。
如果以后有小孩的话,可能会考虑请一个月嫂帮忙带带孩子。
看到李北星陆续又发来几张照片,有工人在清洁玻璃,有在维护院子草坪,有负责收纳整理,并不是同一天,也不是同一人。
陈景乐这才恍然。
难怪李北星身上没有那些娇气的公主病。
包括他在内,很多人都下意识把保姆想象成全能超人,承包家务做饭带小孩看护老人等工作。
其实并不是。
绝大部分保姆,人家只负责自己擅长的部分,比如只做饭,想要帮忙带小孩,你得另外再请一个。
可能陈景乐没有富贵命吧,反正他接受不了被人伺候,更多时候喜欢自己动手。
……
下午,陈绮云过来。
她用三天时间,就把寒假作业写完了。
可见是真的想过年期间玩个痛快。
陈景乐帮她检查一遍:“字迹有点潦草,下不为例。错误的地方我都标记了,自己重写一遍,写完再交到我这里。”
“噢~”
陈绮云嘟嘟嘴,但不敢有意见。
拿上寒假作业,就在陈景乐这边原来她写作业的房间里修改,争取第二遍一次过。
其实作业错的地方不多,只是有些题目明显是因为粗心大意写错的,不然以她的实力,不应该错这么多。
陈景乐暗暗摇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噢。”
如之前所说,陈绮云的成绩趋于稳定后,会逐渐从成绩引导,转向学习习惯培养。
目前看来,效果不是很明显。
好在还有时间。
趁陈绮云改作业的功夫,陈景乐把自己的床单枕套等拆下来,换上干净的,脏的扔进洗衣机。
虽然洗衣机有烘干功能,不过他还是喜欢晒一晒,让被褥吸饱阳光,这样抱着睡觉的时候,会闻到淡淡的洗衣粉的茉莉香味。
等把床上用品洗干净,今天的大扫除工作就基本完成了。
接下来,到过年之前,他都可以安心做自己的工作。
然而陈景乐没想到的是,他这边晾着被单,爸妈那边又开始各种捣鼓,不是这里补点水泥抹点灰,就是那里劈点柴火钉个板子。
搞什么啊?有这个必要吗?
陈景乐无语。
说没苦硬吃有点过了,感觉像是没事给自己找点事做,好体现自身价值。
尽管在陈景乐看来,大部分都是无用功,不过随他们去吧,只要不影响到自己就好。
还是那句话,等过完年,再给他们找点事情做。
……
还有一件比较重要的事,就是年货。
这两天快递收得有点多,买的年货基本到齐。
陈景乐是几年前就开始在网上买年货,没有去超市听一年一度的《恭喜发财》循环播放。
今年买得最多。
一来是今年确实赚到钱了,比以往更舍得钱;二来今年是家里新房第一年,届时来做客的亲戚肯定会很多。
大人小孩凑一起,待客的东西要是少了,显得吝啬小气。
干脆多买点。
腊味、海产、菌菇、坚果、蛋卷、饼干、饮料、烟酒、大米、生油等等,都是论箱往家里搬。
都是吃喝的东西,即便过年用不完也不会浪费。
亲戚们过年就来这一次,能吃得了多少?最后大部分不还是进他肚子?
“买那么多干嘛?”
老爸刚折腾完屋后的排水沟,回来看到储物间里堆积的物品,直皱眉。
感觉儿子有点太不当家不知柴米贵,钱大手大脚,很多东西完全没必要买,而且一看就不便宜。
陈景乐随口回复:“自己吃外加送礼啊。”
“送给谁?”
“谁需要就送给谁!”
陈景乐瞥一眼老爸,掰着手指头算:“北星家暂且不说,光二叔家,两个姑姑家,大舅小舅家,大姨二姨家,你觉得这些很多吗?”
像他这次买的大米,都是上好的福临门东北稻香2号。
家里原来爸妈当家的时候,吃的是什么米?是90块钱50斤的整袋装籼米。
那样的米只能用来煮粥,只能填饱肚子,没有丝毫味道口感可言,反正陈景乐是不想再吃。
再比如酒,老爸不抽烟,但是偶尔会小酌几杯,是廉价的烧酒好喝呢?还是茅子五粮老窖这些好喝?
所以买多点年货,有什么问题?
陈景乐在吃喝方面,从来不会吝啬。
毕竟美食是最廉价的幸福来源。
再说,如果赚钱不是用来改善生活,那赚钱的目的是什么?
放在银行卡里生崽吗?
陈振威不说话了。
看似买了很多,但平均到每家每户,确实不算多。
说到底是他家亲戚太多了。
而且他只是单纯过惯了紧巴巴日子,一时间没能习惯。
“行,你觉得需要就买。”
陈振威不想管了,反正的又不是他的钱。
陈景乐抬抬眼皮:“过年的香烛鞭炮这些,爸你去买吧,按往年惯例就行,我不懂。”
老陈同志哦了一声,答应下来。
看似生活习惯的改变,本质上是俩人在争夺家庭话语权。
传统的中式家庭里,父亲往往是家庭的支柱,重要的经济来源,从而拥有最大的话语权。但当儿子开始工作并承担起家庭经济责任,这种结构便会发生变化。
这时候,父亲会本能感到权威受到挑战,儿子则希望得到更多的认可和决策权。
年轻气盛的儿子,跟日渐年迈的父亲,双方心理需求不同,出现摩擦很正常。
这种权力的转移,本质上是生物进化与社会演进共同作用的必然过程。
这一矛盾,其实在陈景乐毕业赚钱养家后就开始凸显,带女朋友回来见过父母后,更是将问题摆到明面上来。
今天干脆不再掩饰。
说到底,谁掌握了家庭经济命脉,谁就掌握了家庭话语权。
本轮碰撞中,陈景乐明显占据上风。
在成为家里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之后,他显然取代了老爸原先的地位,成为家里说话最有分量的那个。
而老陈同志显然意识到了这点,在思考过后,选择让步,没有争执反驳。
其实在他心里,感慨之余,何尝不是为儿子感到骄傲呢?
儿子有能力撑起一个家,是好事才对!
除了吃的喝的,年货里还有一样比较特殊的存在。
春联红纸。
今年的春联,陈景乐准备自己写,于是便提前在网上买了春联纸。
势必要大显身手!
拜托,学书法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吗?
自己家的对联,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当然,门神还是要买的,他可不至于说自己画。
能画是能画,但是没必要,这个耗时远不是写两副对联那么简单。今年事情有点多,时间上不允许他这么做。
或许哪天有空可以试试。
……
另一边。
同样忙了一天卫生的江织琴,晚饭后接到了李启光他大姐的电话。
来电是询问今年过年的事宜。
按照往年的习惯,大姐会年初二回来娘家看望父母,而江织琴一家则是年初三去看娘家大哥。
这样两边正好错开。
今年没有意外的话,还是照旧,对面打电话过来,只是想确认一下。另外也有旁敲侧击的意思,看今年李启光家会给大伙儿送什么年货礼物。
毕竟往年过年之前,身为大老板的李启光,都会准备好各种年货,给亲戚们送去。
这点小钱他还是出得起的。
而对其他亲戚来说,算是沾他的光,不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好歹逢年过节能白得一份福利。
李启光在旁边看新闻联播,听着大姐的话,没说什么,这事他已经办好了,跟公司年货一起采购的,到时候给大家送过去就行。
他大姐突然话题一转:“我记得北星今年26了吧?”
“嗯啊,咋了?”江织琴暗暗提高警惕。
大姐问:“你还没给她说对象吗?”
江织琴就笑说:“孩子有自己想法,我们当父母的不好干预太多。”
大姐说话跟机关枪似的,噼里啪啦:“你们家大业大,要擦亮眼睛选个好的啊,要是碰到心术不正的可就麻烦了。正好我之前在批发市场那边认识的一个朋友,她家是做海鲜批发的,她儿子今年刚从中大研究生毕业,长得也是一表人才,还没有对象,阿琴你看什么时候有空,安排一下两人见面呗!”
李启光听到这话,注意力从新闻联播上收回来,皱眉看向手机。
江织琴没注意到丈夫表情,不过想都没想,直接拒绝:“不用了姐,北星她前两天刚跟我们说,她已经有男朋友了,过段时间会带回来让我们看看。”
“啊?”
电话那头的大姑子愣了一下,刚才还说没给李北星介绍对象呢,怎么这会儿又说有男朋友了?
不过她还是说:“嗨,有男朋友又不代表要结婚,就当多认识个朋友呗。”
江织琴:“……”
这话她听得有点反胃,果断拒绝:“不用了,她不会去的。”
说完便找了个借口应付过去,赶紧挂断电话。
对于这个大姑子,江织琴多少有点生气:“你这个姐姐,是想拿我女儿去做人情?忘了是谁出钱帮他们家把水果批发超市开起来的吗?”
李启光木着脸:“别理她就是,你又不是不知道,她这个人有时候没什么脑子。”
他要是真听他大姐的话,让乖女儿放弃陈景乐,去跟那什么家里搞海鲜批发的中大硕士处对象,才是真的脑子有病!
硕士是什么很了不起的存在吗?
中大又如何?
中大现在连前十都挤不进去了!
“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江织琴余怒未消,虽然还没见过乖女的男朋友,但她更不想答应大姑子,让女儿去见那什么中大硕士。
不稀罕!
想到那个还未见面的未来女婿,她心里又嘀咕:“你最好给我争气点,别让人看扁了!”
……
李北星是洗完澡出来,看到父母脸色不对劲,追问之下才得知事情原委。
很是无语。
说起来,自家的亲戚里头,奇葩还真不少,不知道该怎么说。
因为没谈过对象,那些亲戚确实没少惦记她的婚事,不过这次要让他们失望了。
李北星想了想,问:“廿七家里没什么事情吧?”
“没有,怎么了?”江织琴抬头看她。
李北星犹豫不决,表情扭捏:“我在想,要不要让陈景乐廿七过来吃个饭……”
李启光跟江织琴相视一眼,均看到对方脸上的意外神色。
说好的年前忙没时间呢?
怎么这么快改变主意了?
江织琴当然没意见,正好见见对方到底是什么样一个人,能让自己乖女这么着迷。
就说:“行啊,他要是有空就过来呗。不用买什么礼物,家里都有,不缺,人过来吃个饭就行。”
李启光就更没意见了。
一想到那小子在自己面前,要规规矩矩恭恭敬敬的样子,就有点想笑。
李北星心头一紧:“先说好,就算他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你们也不许给他甩脸色。”
李启光、江织琴:“……”
不知怎的,听到这话,心里有点酸溜溜。
呵,还没嫁过去呢,这就护上了?
“在你眼里,爸爸妈妈就是那种盛气凌人的人?”江织琴没好气说。
李北星连忙摆手:“没有没有,我这不是事先给你们打个预防针嘛。”
“那我也丑话说在前台,要是真太过分,我可不会答应。”江织琴哼哼两声。
“……”
回到房间的李北星,拍拍心口,好让心率降下来。
天知道她刚才是怎么脑子一热,就说出那样的话,现在多少有点骑虎难下。
只好一边心虚一边硬着头皮给陈景乐打电话。
“咋了?”
视频电话接通,屏幕上出现陈景乐的脸,表情疑惑。
李北星托着下巴:“那个,年廿七你有空吗?”
陈景乐眨眨眼:“有空啊,什么事?”
李北星眼神飘忽,有点难以启齿:“那什么,计划有变,我现在需要你帮忙。有空的话,年廿七你来我家一趟呗。”
啊哈?
陈景乐愣住,想了想,笑答:“好啊!”
虽然说跟预想的有点出入,不过既然李老师都开口了,断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再说,早晚都一样,反正他准备得差不多了。
(双倍月票,求一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