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来自教授的凡尔赛(4k)
白宫东厅内,气氛如火如荼。
金色吊灯洒下柔和光芒,照亮一排排木椅,记者们坐的满满当当,大家清一色笔记本翻开,钢笔在手。
负责拍照的记者则站在椅子中间的走道上,镜头对准东厅的进门处,随时等到抓拍决定性瞬间。
墙上的巨幅星条旗与旁边的nasa旗帜。
这次没有苏俄的镰刀锤子旗,同样也没有邀请多勃雷宁。
东厅中央,讲台后是一面蓝色幕布,上面镶嵌着白宫徽章。
林登·约翰逊和白宫核心团队成员们走进东厅的时候,在这里早已等候多时的白宫记者们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大家都为此次合作的圆满成功感到由衷的喜悦。
即便是秉持保守观念,认为应该继续冷战立场的记者,也会因为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并且顺利回到地球,为人类探索的脚步第一次扩张到宇宙,而感到高兴。
在这一刻,无论立场、政治观点、对苏俄的好恶,显得是那么的无关紧要,大家都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被困在地球上的人类。
林登·约翰逊总统大步走上讲台,身形在灯光下投下长影。
西装笔挺,领带一丝不苟。
他调整眼镜,目光扫过记者群,嘴角则是自信的微笑。
台下记者们齐齐举手,显然都想成为在美苏联合登月任务圆满完成后,第一个采访林登·约翰逊的记者。
记者们有无数问题要问他。
白宫新闻秘书比尔·莫耶斯站在一侧,手持文件夹,低声与助手交谈。副总统汉弗莱和国家安全顾问麦乔治·邦迪站在后方,表情严肃,时不时交谈两句。
记者们迫不及待,问题如潮水般涌来。
比尔·莫耶斯快步向前,拍了拍麦克风,“女士们、先生们,欢迎参加白宫的登月特别新闻发布会。
我非常理解各位激动的心情,我的心情和大家一样激动,我也充分能理解各位内心有无数问题想要请教约翰逊总统。
但我们还是要按流程来,先有请总统先生作开场讲话。”
约翰逊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带着德州口音:“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是人类历史上的光辉一刻。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成功登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球,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壮举。
阿美莉卡与苏俄的合作让这一梦想成真,尤其是nasa的技术确保了任务的圆满成功。”
他停顿,环视全场,内心很清楚:我需要让民众知道这是我们的胜利,加加林是苏俄人固然没错,可在这次登月过程中,真正关键的是nasa。
他继续道:“这次任务展示了科学的无国界力量,也证明了阿美莉卡在太空探索中的领导地位。我们为加加林的勇气鼓掌,更为教授的伟大表现,nasa的卓越技术而感到自豪。”
伟大,无需多言。
记者们低头记录,闪光灯此起彼伏。
约翰逊握紧讲台边缘,准备迎接提问。
他知道,记者们可不会让他轻松过关。
cbs新闻记者莱特率先举手:“总统先生,这次美苏联合登月是否标志着两国关系的新时代?我们能否期待冷战的缓和?”
约翰逊微微一笑,内心却翻腾:记者们果然想让我表态。
他调整语气,谨慎而坚定:“这次任务是科学合作的典范,证明了在探索宇宙时,人类可以携手并肩。
但国际关系从来都不像科技那么简单,阿美莉卡始终以国家利益为先。我们欢迎合作,但也保持警惕。”
记者们心想,果然和他们预料的一样,光是这里没有镰刀锤子旗和多勃雷宁的身影,就已经让跑白宫新闻的记者们意识到冷战远谈不上降温。
upi的海伦·托马斯站起,语气犀利:“总统先生,为何是苏俄宇航员加加林登月,而不是阿美莉卡人?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在太空竞赛中落后了?
又或者是白宫对苏俄妥协的象征?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荣誉拱手让给苏俄人?”
约翰逊的下巴微微收紧,内心闪过不悦,女人就是麻烦,托马斯如此,珍妮也同样如此。
珍妮和托马斯是白宫唯二的女性新闻记者。
托马斯的问题直戳痛处。
他深吸一口气,笑容不减:“海伦,登月不是个人秀,是团队胜利。
加加林的角色是协议的一部分,但任务的核心是阿美莉卡技术。
没有我们的燃料舱,加加林很难踏上月球,更不可能能够回来。
我们在太空竞赛中从未落后,我们要为加加林的勇气和决心喝彩,但我们的nasa工程师才是最大功臣。”
abc的爱德华·r·默罗举手:“总统先生,能否详细说明美国燃料舱在任务中的作用?它如何确保加加林的安全返回?”
约翰逊松了一口气,这问题在他的舒适圈内。
他转向比尔·莫耶斯,示意确认数据,语气自豪:“爱德华,燃料舱是nasa的杰作,装载550公斤联氨和四氧化二氮,精确计算确保登月舱升空和返回。
我们的教授,一个人完成了几乎所有轨迹计算,确保了燃料舱和加加林的降落轨迹几乎完全重迭。这是阿美莉卡工程的巅峰!”
在座记者们频频点头,内心赞叹:nasa的技术确实惊人。
从美苏宣布要联合登月开始,无论是报纸还是电视台,都各种找专家学者来分析此次合作。
技术细节、合作难点、成功几率,随便找个关注新闻的民众都能说个一二三四出来。
更别说以传播消息为生的记者们,他们很清楚,林登·约翰逊说的没错,哪怕是苏俄也不能否认阿美莉卡所展现的技术会更困难。
《华盛顿邮报》的詹姆斯·雷斯顿提问:“总统先生,这次联合任务是一次性事件,还是未来合作的开端?我们会看到更多美苏联合太空任务吗?”
约翰逊思考片刻后说道:“詹姆斯,科学探索的道路是开放的。我们会评估每一次机会,确保符合阿美莉卡利益。
nasa的土星五号计划正在加速,我们将继续引领太空探索。”
雷斯顿记下笔记,接着问:“总统先生,你刚才也提到过我们的技术领先,我们的技术有优势,可这次却是苏俄人成为了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类。
这是否说明了nasa在技术规划上缺乏重点,对于登月这一太空竞赛缺乏统筹规划,导致我们在登月进度上出现了不可避免的失误,所以不得不和苏俄合作,让加加林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类?”
约翰逊反驳道:“不,我不这么认为,我们追求的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我们不追求短期内太空竞赛的胜利,我们追求的是能够反复登上月球,能够逐渐建立起月球基地。
我们现在能登月,只是一次性登月,未来反而没办法登月,这不是笑话吗?我们和苏俄的竞争不是谁先登上月球就能决定胜负,我们在太空领域的技术实力,同样不会因为加加林是执行者,所以证明我们是失败者。”
纽约时报的珍妮站起:“总统先生,国内一些批评者认为,与苏俄合作是向socialism妥协。你如何回应?”
约翰逊的眼睛眯起,挺直腰板,声音洪亮:“实力不是喊口号,是干实事。我们提供了燃料舱、计算和通信支持,主导了任务的关键环节。
合作是为了科学,不是妥协。
任何质疑我们决心的人,都该看看nasa的成就!
未来阿美莉卡会依靠自己登上月球!”
珍妮追问道:“后续nasa会独自执行登月任务吗?”
约翰逊理所当然道:“当然,这是我们一直的目标。”
提问接近尾声,约翰逊扫视全场,语气庄重:“感谢大家的提问。这次任务是人类的里程碑,阿美莉卡为能参与其中感到骄傲。我们将继续探索星辰,为全人类开辟新天地。”
他转身离开讲台,步伐坚定。
莫耶斯迅速跟上,低声说:“总统先生,表现完美。”
约翰逊低声回应:“希望如此,比尔。但记者们不会轻易放过我们。”
汉弗莱和邦迪随后离开,汉弗莱低声对邦迪说:“他把合作压到最低,选民会喜欢。”
邦迪点头。
约翰逊回到椭圆形办公室,躺在皮椅上,点燃雪茄,吐出一口烟雾。内心既兴奋又疲惫。这完全可以塑造成他个人的成功,不过这取决于舆论要怎么引导。
记者们蜂拥而出,赶往电报机,准备发稿。
登月发射是12月15日,加加林顺利返回地球是六天后。
nasa雇员们能享受一个长假,林燃也是如此。
和往年一样,在12月24日这天,举办一年一度的纽约数学家圣诞晚会。
因为林燃参加的缘故,整个会议规格又往上提高了一个台阶。
阿美莉卡的数学家都以能收到纽约数学家圣诞晚会的邀请函为荣。
即便在西海岸的洛杉矶,也要坐飞机千里迢迢来参加。
与其说是纽约,不如说是全美。
普林斯顿方面很酸。
他们想办都办不起来,结果给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城市大学给捡漏了。
“大家好,老实讲,有点羞愧。”林燃走上讲台,这里是哥伦比亚最大的阶梯教室,台下是来自全美甚至欧洲的数学家同行们。
林燃本来不想讲,但无论是哈维科恩还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数学系主任都希望他能在这个时间点,做开场演讲。
哪怕不讲数学也行。
想讲什么讲什么。
哈维·科恩的意思是,你就算讲红石基地周围的亨茨维尔市有什么美食,你今年都得给我上台讲两句。
盛情难却之下,林燃实在是没办法。
“好久没做数学研究了,我都快忘了自己还有数学家这个身份。
每年都要到圣诞节前一天,和各位同僚们见面,我才意识到自己还是数学家。”
林燃说完后,台下响起一阵笑声。
“又是一年过去了。
感觉自己又老了一岁。
数学上没能做出让大家满意的成果,也就参与了一个数十万人的项目,把人类送到了38万公里外的月球,还顺便把他给接了回来。
在里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虽然不知道凡尔赛是什么,但大家还是从林燃口中听出了浓厚的装逼意味。
什么叫也就,什么叫一定的作用。
台下哈维·科恩带头欢呼尖叫:
“伦道夫,干得好!”
“教授,干得漂亮。”
“等下给我签个名!我好给我儿子当圣诞礼物。”
“下次能不能你亲自登月!”
气氛非常活跃。
和平时数学研讨会时候,每个人都眉头紧锁,疯狂思考,稍微不在线就不知道在讲什么的氛围截然不同。
“好,一定满足大家。
到时候有要签名的来找我,我挨个给你们签。
我伦道夫好歹也算个人名。”林燃笑道。
台下又是一阵哄笑。
林燃接着说:“但考虑到这是数学家聚会。
是一年一度的,纽约乃至全美数学家聚集在一起。
我觉得我还是得讲一些和数学有关的内容。
因为从61年入职nasa之后,我确实远离了数学科研一线,和格罗腾迪克教授比起来,他反而这几年在伦道夫纲领上的进度更快。
我也不想拿一些想法来忽悠大家。
当然,两年前在数学家大会上,我提出的四色地图猜想的证明好像反响不错。
我知道,哥伦比亚大学的数学家用计算机做的结果已经送到数学新进展杂志去审了。
但这次,我还是不拿想法,我等着过两年,做个有点价值的东西出来,我再来给各位展示。
比如孪生素数猜想,我想最多一年,一年后的纽约,我肯定提供一个完整的证明给大家。”
台下一阵讨论,也就是林燃这么说,换其他人,他们肯定不信。
因为是林燃,所以大家已经在期待明年的纽约数学家圣诞晚会了。
“所以,让我们今天讲点轻松的。
让我们讲讲数学,尤其是登月过程中用到的数学。
这些应用数学的内容,我相信对台下各位来说都是很容易理解的内容。
我的内容作为餐前甜点,为后续演讲的数学家们做一个铺垫。”
(本章完)
白宫东厅内,气氛如火如荼。
金色吊灯洒下柔和光芒,照亮一排排木椅,记者们坐的满满当当,大家清一色笔记本翻开,钢笔在手。
负责拍照的记者则站在椅子中间的走道上,镜头对准东厅的进门处,随时等到抓拍决定性瞬间。
墙上的巨幅星条旗与旁边的nasa旗帜。
这次没有苏俄的镰刀锤子旗,同样也没有邀请多勃雷宁。
东厅中央,讲台后是一面蓝色幕布,上面镶嵌着白宫徽章。
林登·约翰逊和白宫核心团队成员们走进东厅的时候,在这里早已等候多时的白宫记者们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大家都为此次合作的圆满成功感到由衷的喜悦。
即便是秉持保守观念,认为应该继续冷战立场的记者,也会因为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并且顺利回到地球,为人类探索的脚步第一次扩张到宇宙,而感到高兴。
在这一刻,无论立场、政治观点、对苏俄的好恶,显得是那么的无关紧要,大家都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被困在地球上的人类。
林登·约翰逊总统大步走上讲台,身形在灯光下投下长影。
西装笔挺,领带一丝不苟。
他调整眼镜,目光扫过记者群,嘴角则是自信的微笑。
台下记者们齐齐举手,显然都想成为在美苏联合登月任务圆满完成后,第一个采访林登·约翰逊的记者。
记者们有无数问题要问他。
白宫新闻秘书比尔·莫耶斯站在一侧,手持文件夹,低声与助手交谈。副总统汉弗莱和国家安全顾问麦乔治·邦迪站在后方,表情严肃,时不时交谈两句。
记者们迫不及待,问题如潮水般涌来。
比尔·莫耶斯快步向前,拍了拍麦克风,“女士们、先生们,欢迎参加白宫的登月特别新闻发布会。
我非常理解各位激动的心情,我的心情和大家一样激动,我也充分能理解各位内心有无数问题想要请教约翰逊总统。
但我们还是要按流程来,先有请总统先生作开场讲话。”
约翰逊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带着德州口音:“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是人类历史上的光辉一刻。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成功登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球,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壮举。
阿美莉卡与苏俄的合作让这一梦想成真,尤其是nasa的技术确保了任务的圆满成功。”
他停顿,环视全场,内心很清楚:我需要让民众知道这是我们的胜利,加加林是苏俄人固然没错,可在这次登月过程中,真正关键的是nasa。
他继续道:“这次任务展示了科学的无国界力量,也证明了阿美莉卡在太空探索中的领导地位。我们为加加林的勇气鼓掌,更为教授的伟大表现,nasa的卓越技术而感到自豪。”
伟大,无需多言。
记者们低头记录,闪光灯此起彼伏。
约翰逊握紧讲台边缘,准备迎接提问。
他知道,记者们可不会让他轻松过关。
cbs新闻记者莱特率先举手:“总统先生,这次美苏联合登月是否标志着两国关系的新时代?我们能否期待冷战的缓和?”
约翰逊微微一笑,内心却翻腾:记者们果然想让我表态。
他调整语气,谨慎而坚定:“这次任务是科学合作的典范,证明了在探索宇宙时,人类可以携手并肩。
但国际关系从来都不像科技那么简单,阿美莉卡始终以国家利益为先。我们欢迎合作,但也保持警惕。”
记者们心想,果然和他们预料的一样,光是这里没有镰刀锤子旗和多勃雷宁的身影,就已经让跑白宫新闻的记者们意识到冷战远谈不上降温。
upi的海伦·托马斯站起,语气犀利:“总统先生,为何是苏俄宇航员加加林登月,而不是阿美莉卡人?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在太空竞赛中落后了?
又或者是白宫对苏俄妥协的象征?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荣誉拱手让给苏俄人?”
约翰逊的下巴微微收紧,内心闪过不悦,女人就是麻烦,托马斯如此,珍妮也同样如此。
珍妮和托马斯是白宫唯二的女性新闻记者。
托马斯的问题直戳痛处。
他深吸一口气,笑容不减:“海伦,登月不是个人秀,是团队胜利。
加加林的角色是协议的一部分,但任务的核心是阿美莉卡技术。
没有我们的燃料舱,加加林很难踏上月球,更不可能能够回来。
我们在太空竞赛中从未落后,我们要为加加林的勇气和决心喝彩,但我们的nasa工程师才是最大功臣。”
abc的爱德华·r·默罗举手:“总统先生,能否详细说明美国燃料舱在任务中的作用?它如何确保加加林的安全返回?”
约翰逊松了一口气,这问题在他的舒适圈内。
他转向比尔·莫耶斯,示意确认数据,语气自豪:“爱德华,燃料舱是nasa的杰作,装载550公斤联氨和四氧化二氮,精确计算确保登月舱升空和返回。
我们的教授,一个人完成了几乎所有轨迹计算,确保了燃料舱和加加林的降落轨迹几乎完全重迭。这是阿美莉卡工程的巅峰!”
在座记者们频频点头,内心赞叹:nasa的技术确实惊人。
从美苏宣布要联合登月开始,无论是报纸还是电视台,都各种找专家学者来分析此次合作。
技术细节、合作难点、成功几率,随便找个关注新闻的民众都能说个一二三四出来。
更别说以传播消息为生的记者们,他们很清楚,林登·约翰逊说的没错,哪怕是苏俄也不能否认阿美莉卡所展现的技术会更困难。
《华盛顿邮报》的詹姆斯·雷斯顿提问:“总统先生,这次联合任务是一次性事件,还是未来合作的开端?我们会看到更多美苏联合太空任务吗?”
约翰逊思考片刻后说道:“詹姆斯,科学探索的道路是开放的。我们会评估每一次机会,确保符合阿美莉卡利益。
nasa的土星五号计划正在加速,我们将继续引领太空探索。”
雷斯顿记下笔记,接着问:“总统先生,你刚才也提到过我们的技术领先,我们的技术有优势,可这次却是苏俄人成为了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类。
这是否说明了nasa在技术规划上缺乏重点,对于登月这一太空竞赛缺乏统筹规划,导致我们在登月进度上出现了不可避免的失误,所以不得不和苏俄合作,让加加林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类?”
约翰逊反驳道:“不,我不这么认为,我们追求的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我们不追求短期内太空竞赛的胜利,我们追求的是能够反复登上月球,能够逐渐建立起月球基地。
我们现在能登月,只是一次性登月,未来反而没办法登月,这不是笑话吗?我们和苏俄的竞争不是谁先登上月球就能决定胜负,我们在太空领域的技术实力,同样不会因为加加林是执行者,所以证明我们是失败者。”
纽约时报的珍妮站起:“总统先生,国内一些批评者认为,与苏俄合作是向socialism妥协。你如何回应?”
约翰逊的眼睛眯起,挺直腰板,声音洪亮:“实力不是喊口号,是干实事。我们提供了燃料舱、计算和通信支持,主导了任务的关键环节。
合作是为了科学,不是妥协。
任何质疑我们决心的人,都该看看nasa的成就!
未来阿美莉卡会依靠自己登上月球!”
珍妮追问道:“后续nasa会独自执行登月任务吗?”
约翰逊理所当然道:“当然,这是我们一直的目标。”
提问接近尾声,约翰逊扫视全场,语气庄重:“感谢大家的提问。这次任务是人类的里程碑,阿美莉卡为能参与其中感到骄傲。我们将继续探索星辰,为全人类开辟新天地。”
他转身离开讲台,步伐坚定。
莫耶斯迅速跟上,低声说:“总统先生,表现完美。”
约翰逊低声回应:“希望如此,比尔。但记者们不会轻易放过我们。”
汉弗莱和邦迪随后离开,汉弗莱低声对邦迪说:“他把合作压到最低,选民会喜欢。”
邦迪点头。
约翰逊回到椭圆形办公室,躺在皮椅上,点燃雪茄,吐出一口烟雾。内心既兴奋又疲惫。这完全可以塑造成他个人的成功,不过这取决于舆论要怎么引导。
记者们蜂拥而出,赶往电报机,准备发稿。
登月发射是12月15日,加加林顺利返回地球是六天后。
nasa雇员们能享受一个长假,林燃也是如此。
和往年一样,在12月24日这天,举办一年一度的纽约数学家圣诞晚会。
因为林燃参加的缘故,整个会议规格又往上提高了一个台阶。
阿美莉卡的数学家都以能收到纽约数学家圣诞晚会的邀请函为荣。
即便在西海岸的洛杉矶,也要坐飞机千里迢迢来参加。
与其说是纽约,不如说是全美。
普林斯顿方面很酸。
他们想办都办不起来,结果给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城市大学给捡漏了。
“大家好,老实讲,有点羞愧。”林燃走上讲台,这里是哥伦比亚最大的阶梯教室,台下是来自全美甚至欧洲的数学家同行们。
林燃本来不想讲,但无论是哈维科恩还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数学系主任都希望他能在这个时间点,做开场演讲。
哪怕不讲数学也行。
想讲什么讲什么。
哈维·科恩的意思是,你就算讲红石基地周围的亨茨维尔市有什么美食,你今年都得给我上台讲两句。
盛情难却之下,林燃实在是没办法。
“好久没做数学研究了,我都快忘了自己还有数学家这个身份。
每年都要到圣诞节前一天,和各位同僚们见面,我才意识到自己还是数学家。”
林燃说完后,台下响起一阵笑声。
“又是一年过去了。
感觉自己又老了一岁。
数学上没能做出让大家满意的成果,也就参与了一个数十万人的项目,把人类送到了38万公里外的月球,还顺便把他给接了回来。
在里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虽然不知道凡尔赛是什么,但大家还是从林燃口中听出了浓厚的装逼意味。
什么叫也就,什么叫一定的作用。
台下哈维·科恩带头欢呼尖叫:
“伦道夫,干得好!”
“教授,干得漂亮。”
“等下给我签个名!我好给我儿子当圣诞礼物。”
“下次能不能你亲自登月!”
气氛非常活跃。
和平时数学研讨会时候,每个人都眉头紧锁,疯狂思考,稍微不在线就不知道在讲什么的氛围截然不同。
“好,一定满足大家。
到时候有要签名的来找我,我挨个给你们签。
我伦道夫好歹也算个人名。”林燃笑道。
台下又是一阵哄笑。
林燃接着说:“但考虑到这是数学家聚会。
是一年一度的,纽约乃至全美数学家聚集在一起。
我觉得我还是得讲一些和数学有关的内容。
因为从61年入职nasa之后,我确实远离了数学科研一线,和格罗腾迪克教授比起来,他反而这几年在伦道夫纲领上的进度更快。
我也不想拿一些想法来忽悠大家。
当然,两年前在数学家大会上,我提出的四色地图猜想的证明好像反响不错。
我知道,哥伦比亚大学的数学家用计算机做的结果已经送到数学新进展杂志去审了。
但这次,我还是不拿想法,我等着过两年,做个有点价值的东西出来,我再来给各位展示。
比如孪生素数猜想,我想最多一年,一年后的纽约,我肯定提供一个完整的证明给大家。”
台下一阵讨论,也就是林燃这么说,换其他人,他们肯定不信。
因为是林燃,所以大家已经在期待明年的纽约数学家圣诞晚会了。
“所以,让我们今天讲点轻松的。
让我们讲讲数学,尤其是登月过程中用到的数学。
这些应用数学的内容,我相信对台下各位来说都是很容易理解的内容。
我的内容作为餐前甜点,为后续演讲的数学家们做一个铺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