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对方非但不投降
大散关!
杨法琛率领自己的氐族部众到达了大散关,却没有继续进军。
氐人与羌人混杂,长期居住在陇右地区,强盛之时,氐人首领杨定建立的后仇池国,曾经一度占领过汉中和上邽。
可惜,生不逢时,这个后仇池国碰上了刘裕北伐,还未强盛多久,就进入了衰退期,后来被刘宋所灭。
后仇池国被灭后,氐族便进入了分裂状态。
氐人居住在山岭之中,并非游牧民族,汉化程度相当的高。
杨法琛数年前投降了北魏,担任了梁州刺史。不过,夹杂在两个大国之间的氐族政权,从来也没有真正的忠心。
在见到李爽入关中,大肆驱逐关中的胡人之后,杨法琛便意识到了自己的机会到了。
数年来,杨法琛积极联络南梁,又收拢了许多从关中逃难而来的胡人,伺机准备着。
终于,等到了这次与梁军协同作战的机会。
氐人不像是陇右的羌人一般,擅长骑兵战。在崇山峻岭之中,依靠着复杂的地势,氐人的战斗很强。可出了山,到达了平原,氐人的战斗力就大大减弱了。
他之所以派遣莫折天生为先锋,一来乃是忌惮莫折天生麾下羌人骑兵的战力,二来也是想要看看关中的府兵的程度。
可让他惊惧的是,他率领自己的部众还没有到达关中,前方就传来了战报。
莫折天生败了!
不但败了,还败得相当的惨。
大将叱干麒麟战死,两万人溃散,莫折天生攒了多年的重甲胡骑全军覆没。
让杨法琛感觉狐疑的是,败报传来的时候,还传来了对方的将领带着几十个人追着莫折天生几千人砍的奇事。
这种事情杨法琛听说过,不过也只限于听说过。
那是部落之中古老相传的故事,当年刘宋军队之中,就不乏这种猛人,在山岭之中,带着几十个人敢追着氐人大部队砍的。
杨法琛是不信的。
他以为这只是先辈们为了挽回颜面,推卸国家灭亡的责任罢了。
至于如今的事情,杨法琛依然不信。
他依旧以为,这不过是莫折天生为了推卸自己兵败的责任,夸大对方罢了!
还几十个人追着几千人砍,你咋不说一个人追着几千人砍!
因此,战报传来后,杨法琛立刻下达了命令,严禁军中讨论此事。
可越禁止吧,军中私下里讨论的就越厉害。
到达大散关之后,陆续的败兵回转,杨法琛终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关中府兵的战力超出了他的想象。
莫折天生的确败了,而且是大败。
杨法琛此时心中已然有些嘀咕了,莫折天生都败了,他们继续进入关中,还能赢么?
直到莫折天生的求援来了,杨法琛终于决定了,不管如何,还是要率兵去接应莫折天生。
杨法琛精选了三千氐人,出了大散关,前去接应莫折天生的败兵。
前后不过相差半日,五六里的山路,于道路狭窄的山岭之中,杨法琛看到了让他难以忘怀的一幕——
莫折天生至此时,身边不过数百败兵,而他的身后,则是一众杀红了眼的关中府兵。
为首者,正是对方的大将羊侃。
“大王,救我!”
莫折天生的呼喊声响彻山岭之中,杨法琛当即下令部队列阵。
莫折天生看到了杨法琛的部队,眼中闪过了一丝的希望。他加快了速度,杨法琛也率部向前,想要接应。
于夹道之上,杨法琛握住了莫折天生的手,看着对方的表情,安慰道:
“有我在,你放心!”
莫折天生面露感激,正要说什么,杨法琛只听咻的一声,眼前忽然模糊了。
杨法琛揉了揉眼睛,却见一支利箭洞穿了莫折天生的喉咙,他的脸上还残留着那副感激之色,嘴巴微张,想要说的话还没有说完,身躯已然无力的倒落。
杨法琛定目而观,对方阵中,羊字大纛下,那名大将站在高处,一箭射出,此刻正在抽出另一支箭。
杨法琛感觉身体有些发软,本能的抽出了刀挡在自己的喉咙前,快速的后撤着。
等到撤回了阵中,杨法琛才感觉到了一丝的安全感。
可那些关中的府兵们,看着新来的三千氐人精锐,非但没有撤兵的迹象,反而有着一股跃跃欲试的冲动。
——
子午谷北口。
梁军的将领看着前方的烟尘,已然意识到了,关中这边早有了准备。
与陈仓道口应对羌氐联军的府兵不同,在这里,应对梁军的多为临时征召的胡骑。
为首者,正是大将高昂。
高昂率部至此,见到梁军,心中建功之心甚切。
当即,便带着胡骑冲了过去,与梁军交战。
经历了子午道行军的梁军士兵,纵然是军中精锐,此刻的战力也是下划了不少。
让高昂没有想到的是,这名梁军的将领有些本事,在他的进攻下,非但没有溃败,反而阵列严整,缓缓后退,想要依阻地势,进行抵挡。
高昂带着胡骑,杀伤甚众,可并没有彻底击溃这支梁军。
待到梁军撤到了一处高地,看着梁军的阵列,高昂停止了进攻,不禁大吼了一声。
“梁将何人?”
高昂这一吼,颇有当年张飞一吼吓退百万曹军的气势。对方的将领也不甘示弱,回道:
“大梁信武将军麾下王僧辩!”
高昂听着这声音,反问道:
“汝主封我主为王,为何背信反攻?”
王僧辩显然是知道高昂的身份的,回道:
“天子伐不臣,何来背信之说!”
高昂道:
“何言不臣,汝主为谁主!汝军甚弱,何不早降!”
“我军乃荆楚勇士,当冲为先,无所不破。信武将军率大军在后,关中兵力空虚,汝为何不降?”
一番交谈之后,高昂不再多话了。
眼前的梁军不是一般的精锐,意志甚坚,被他率军截击之后,势弱然不乱。
高昂明白,这支军队不是靠着言语就能打动的。
微风吹拂,午后的阳光很是刺眼。
值此乱世,两军在这关中大地之上相遇,军阵之中,充满了杀意与战意。
没有一丝犹豫,两军展开了厮杀。
……
(本章完)
大散关!
杨法琛率领自己的氐族部众到达了大散关,却没有继续进军。
氐人与羌人混杂,长期居住在陇右地区,强盛之时,氐人首领杨定建立的后仇池国,曾经一度占领过汉中和上邽。
可惜,生不逢时,这个后仇池国碰上了刘裕北伐,还未强盛多久,就进入了衰退期,后来被刘宋所灭。
后仇池国被灭后,氐族便进入了分裂状态。
氐人居住在山岭之中,并非游牧民族,汉化程度相当的高。
杨法琛数年前投降了北魏,担任了梁州刺史。不过,夹杂在两个大国之间的氐族政权,从来也没有真正的忠心。
在见到李爽入关中,大肆驱逐关中的胡人之后,杨法琛便意识到了自己的机会到了。
数年来,杨法琛积极联络南梁,又收拢了许多从关中逃难而来的胡人,伺机准备着。
终于,等到了这次与梁军协同作战的机会。
氐人不像是陇右的羌人一般,擅长骑兵战。在崇山峻岭之中,依靠着复杂的地势,氐人的战斗很强。可出了山,到达了平原,氐人的战斗力就大大减弱了。
他之所以派遣莫折天生为先锋,一来乃是忌惮莫折天生麾下羌人骑兵的战力,二来也是想要看看关中的府兵的程度。
可让他惊惧的是,他率领自己的部众还没有到达关中,前方就传来了战报。
莫折天生败了!
不但败了,还败得相当的惨。
大将叱干麒麟战死,两万人溃散,莫折天生攒了多年的重甲胡骑全军覆没。
让杨法琛感觉狐疑的是,败报传来的时候,还传来了对方的将领带着几十个人追着莫折天生几千人砍的奇事。
这种事情杨法琛听说过,不过也只限于听说过。
那是部落之中古老相传的故事,当年刘宋军队之中,就不乏这种猛人,在山岭之中,带着几十个人敢追着氐人大部队砍的。
杨法琛是不信的。
他以为这只是先辈们为了挽回颜面,推卸国家灭亡的责任罢了。
至于如今的事情,杨法琛依然不信。
他依旧以为,这不过是莫折天生为了推卸自己兵败的责任,夸大对方罢了!
还几十个人追着几千人砍,你咋不说一个人追着几千人砍!
因此,战报传来后,杨法琛立刻下达了命令,严禁军中讨论此事。
可越禁止吧,军中私下里讨论的就越厉害。
到达大散关之后,陆续的败兵回转,杨法琛终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关中府兵的战力超出了他的想象。
莫折天生的确败了,而且是大败。
杨法琛此时心中已然有些嘀咕了,莫折天生都败了,他们继续进入关中,还能赢么?
直到莫折天生的求援来了,杨法琛终于决定了,不管如何,还是要率兵去接应莫折天生。
杨法琛精选了三千氐人,出了大散关,前去接应莫折天生的败兵。
前后不过相差半日,五六里的山路,于道路狭窄的山岭之中,杨法琛看到了让他难以忘怀的一幕——
莫折天生至此时,身边不过数百败兵,而他的身后,则是一众杀红了眼的关中府兵。
为首者,正是对方的大将羊侃。
“大王,救我!”
莫折天生的呼喊声响彻山岭之中,杨法琛当即下令部队列阵。
莫折天生看到了杨法琛的部队,眼中闪过了一丝的希望。他加快了速度,杨法琛也率部向前,想要接应。
于夹道之上,杨法琛握住了莫折天生的手,看着对方的表情,安慰道:
“有我在,你放心!”
莫折天生面露感激,正要说什么,杨法琛只听咻的一声,眼前忽然模糊了。
杨法琛揉了揉眼睛,却见一支利箭洞穿了莫折天生的喉咙,他的脸上还残留着那副感激之色,嘴巴微张,想要说的话还没有说完,身躯已然无力的倒落。
杨法琛定目而观,对方阵中,羊字大纛下,那名大将站在高处,一箭射出,此刻正在抽出另一支箭。
杨法琛感觉身体有些发软,本能的抽出了刀挡在自己的喉咙前,快速的后撤着。
等到撤回了阵中,杨法琛才感觉到了一丝的安全感。
可那些关中的府兵们,看着新来的三千氐人精锐,非但没有撤兵的迹象,反而有着一股跃跃欲试的冲动。
——
子午谷北口。
梁军的将领看着前方的烟尘,已然意识到了,关中这边早有了准备。
与陈仓道口应对羌氐联军的府兵不同,在这里,应对梁军的多为临时征召的胡骑。
为首者,正是大将高昂。
高昂率部至此,见到梁军,心中建功之心甚切。
当即,便带着胡骑冲了过去,与梁军交战。
经历了子午道行军的梁军士兵,纵然是军中精锐,此刻的战力也是下划了不少。
让高昂没有想到的是,这名梁军的将领有些本事,在他的进攻下,非但没有溃败,反而阵列严整,缓缓后退,想要依阻地势,进行抵挡。
高昂带着胡骑,杀伤甚众,可并没有彻底击溃这支梁军。
待到梁军撤到了一处高地,看着梁军的阵列,高昂停止了进攻,不禁大吼了一声。
“梁将何人?”
高昂这一吼,颇有当年张飞一吼吓退百万曹军的气势。对方的将领也不甘示弱,回道:
“大梁信武将军麾下王僧辩!”
高昂听着这声音,反问道:
“汝主封我主为王,为何背信反攻?”
王僧辩显然是知道高昂的身份的,回道:
“天子伐不臣,何来背信之说!”
高昂道:
“何言不臣,汝主为谁主!汝军甚弱,何不早降!”
“我军乃荆楚勇士,当冲为先,无所不破。信武将军率大军在后,关中兵力空虚,汝为何不降?”
一番交谈之后,高昂不再多话了。
眼前的梁军不是一般的精锐,意志甚坚,被他率军截击之后,势弱然不乱。
高昂明白,这支军队不是靠着言语就能打动的。
微风吹拂,午后的阳光很是刺眼。
值此乱世,两军在这关中大地之上相遇,军阵之中,充满了杀意与战意。
没有一丝犹豫,两军展开了厮杀。
……
(本章完)